葡萄架下套种赤松茸 巧借闲田发展立体农业
2025-03-21 15:27:08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武陵区融媒体中心 | 编辑:鲁颖 | 作者:姜沛 代云 李雨钦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1716

夏收葡萄,冬产菇。这是常德农户姚成红创新探索的葡萄+赤松茸立体套种模式,根据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差异,实现土地资源高效利用。 眼下,菌菇如繁星破土,姚成红的大棚里也正上演着一场巧打农业生产时间差、盘活闲置资源的“增收好戏”。

在葡萄种植大棚内,红褐色“小伞”似的赤松茸簇拥成团,从铺在菌垄上的秸秆粉碎中生长出来,收获喜人。据合作社负责人介绍,这批赤松茸是2024年年底种下,今年2月开始上市,现在每天每亩的出菇量约50公斤。由于目前常德本地种植的赤松茸不多,现采现送价格能卖到15元每斤,很受本地消费者欢迎。小小赤松茸撑开“富民伞”。如今,这种采用葡萄架下套种赤松茸的模式,一亩地的葡萄可以赚3万元左右,赤松茸还可以赚一万元左右,达到了一棚双收的效果。

果香居农业生态科技合作社负责人  姚成红:

赤松茸的肥料主要是芦苇渣、稻草,赤松茸采收完毕后,肥料还可以用在葡萄(种植)上面,(这样)不用为葡萄埋冬肥,减少我们葡农的(种植)成本。这种模式让葡萄下面的闲置土地得到了充分利用,对土壤的恢复提供了有利的条件,而且(还能)让肥料得到了更好的循环(利用),有利于葡萄的生长。

该种植基地通过今年首次套种,充分挖掘土地潜力,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。据了解,赤松茸采收期可持续到三月底,采收结束后,大棚内将迎来葡萄春季管护,为今年丰收做准备。后续该合作社将会把套种技术推广给其他葡萄种植户,拓宽农民致富增收渠道,助力乡村振兴。


责编:鲁颖

一审:张耀文

二审:谌峋利

三审:邱伟

来源:武陵区融媒体中心

版权作品,未经授权严禁转载。经授权后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

媒体关注
品武陵
武陵新闻
我要报料

  下载APP